水性聚合物彩色防滑路面是一种兼具防滑、耐磨、环保和美观性能的路面材料,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、人行道、公交专用道、景区步道等场景。其施工结构及工艺如下:

一、施工结构
水性聚合物彩色防滑路面通常由多层结构组成,从下至上依次为:
基层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:作为基础承载层,要求平整、坚实、无裂缝、无油污,强度符合设计要求。
预处理:对基层进行打磨、清扫、修补,确保无浮尘、杂物,必要时进行拉毛处理以增强粘结力。
底涂层(界面处理层)材料:水性聚合物底涂剂(如环氧树脂、丙烯酸乳液等)。
作用:渗透至基层内部,封闭基层孔隙,增强基层与彩色防滑层之间的粘结力,防止层间剥离。
施工:采用滚涂或喷涂方式,均匀覆盖基层,干燥后形成透明或半透明薄膜。
彩色防滑层(主体结构层)材料:水性聚合物树脂:作为粘结剂,提供柔韧性和耐候性。
彩色骨料:如陶瓷颗粒、石英砂、彩色玻璃珠等,粒径通常为1-3mm,提供防滑性能和色彩效果。
助剂:包括消泡剂、流平剂、增稠剂等,改善施工性能。
作用:形成彩色、防滑、耐磨的表面层,满足功能性和装饰性需求。
施工:将水性聚合物树脂与彩色骨料按比例混合,采用刮涂、喷涂或撒布方式施工,形成均匀的防滑层。
罩面层(可选)材料:水性聚氨酯或丙烯酸罩面剂。
作用:保护彩色防滑层,增强耐磨性、耐候性和抗污染能力,延长路面使用寿命。
施工:在彩色防滑层干燥后,采用滚涂或喷涂方式施工,形成透明保护膜。
二、施工工艺
施工准备材料准备:检查水性聚合物树脂、彩色骨料、底涂剂、罩面剂等材料的质量,确保符合设计要求。
设备准备:准备施工设备,如打磨机、吹风机、滚涂机、喷涂机、刮板、搅拌器等。
环境要求:施工环境温度宜在5℃以上,相对湿度不超过85%,避免雨天或大风天气施工。
基层处理打磨清扫:使用打磨机对基层进行打磨,去除浮浆、油污和松散层,然后用吹风机或吸尘器清理干净。
修补裂缝:对基层裂缝进行修补,确保基层平整无缺陷。
拉毛处理:对光滑的基层进行拉毛处理,增加粘结面积。
底涂层施工材料搅拌:按比例将底涂剂搅拌均匀。
滚涂或喷涂:将底涂剂均匀涂刷或喷涂在基层上,确保无漏涂、无堆积。
干燥:底涂层干燥时间一般为2-4小时,具体时间根据环境条件调整。
彩色防滑层施工材料搅拌:将水性聚合物树脂与彩色骨料按比例混合,搅拌均匀,确保无结块。
施工方法:刮涂法:将混合料倒在基层上,用刮板均匀刮平,形成一定厚度的防滑层。
喷涂法:使用喷涂机将混合料均匀喷涂在基层上,形成防滑层。
撒布法:先涂刷一层水性聚合物树脂,然后均匀撒布彩色骨料,再涂刷一层树脂固定骨料。
厚度控制:彩色防滑层厚度一般为2-4mm,具体厚度根据设计要求调整。
干燥:彩色防滑层干燥时间一般为4-8小时,具体时间根据环境条件调整。
罩面层施工(可选)材料搅拌:将罩面剂搅拌均匀。
滚涂或喷涂:在彩色防滑层干燥后,均匀涂刷或喷涂罩面剂,形成透明保护膜。
干燥:罩面层干燥时间一般为2-4小时,完全固化需24小时以上。
养护与验收养护:施工完成后,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,养护时间一般为24-48小时,具体时间根据环境条件调整。
验收:检查路面平整度、颜色均匀性、防滑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。
三、技术特点
环保性:水性聚合物材料无溶剂、无毒无味,符合环保要求。
防滑性能:彩色骨料提供高摩擦系数,确保雨天或湿滑条件下的行车安全。
耐磨性:水性聚合物树脂与骨料的结合强度高,耐磨性能优异。
美观性:彩色骨料可调配多种颜色,满足个性化设计需求。
耐候性: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、抗老化性能,使用寿命长。